江西招商网络> 正文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2021-05-19 00:00

为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开启“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加快“1+4+N”产业高质量倍增,着力打造革命老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市委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实施重大项目攻坚,推进产业和园区高质量倍增,强化创新研发、产业链对接、企业服务,聚力打好“1+4+N”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努力在“七个勇争先”“三个求突破”上创佳绩,打造吉安高质量发展最硬核支撑,以工业发展日新月异面貌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二、主要目标

  在“十三五”末基础上,力争2021年全年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总量持续壮大,效益不断提升,后劲加快蓄积,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成色进一步提升。

  ——工业总量再上能级。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营业收入增长9%左右,利润总额增长9%左右,工业税收增长10%左右,工业投资增长9%左右;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10家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5020”项目25个;投产项目150个,其中“5020”项目24个。

  ——实体质量不断晋级。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省级独角兽潜在或种子企业1家、瞪羚(含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新增50亿元企业2家、20亿元企业8家、10亿元企业20家、上市企业2家,制造业50强营业收入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R&D占比达到1%左右。

  ——主导产业提升量级。力争“1+4”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产业分别达2000亿、1100亿、430亿、430亿、300亿;新增省级产业创新平台10家以上、省级新产品50项以上,部分细分领域占据行业制高点。

  ——工业园区提档升级。集约集群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力争园区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以上,其中井冈山经开区(不含吉州产业园)1000亿元,吉安高新区600亿元,新增一批特色主题园区;产城融合水平加快提升,园区总体实力在全省进位,发展效益和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力争到2025年,“1+4”产业营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产业分别突破5000亿、2000亿、800亿、800亿、600亿。

三、重点举措

(一)强攻项目,做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支撑

 1.优化重大项目梯度。实施重大工业项目三年大会战,全过程抓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加强谋划储备。用好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谋划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争取上级更多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延伸方向,充实项目储备库,力争“1+4”产业项目数量占比70%以上。着力招大引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开展产业链招大引强,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百强战略转移、央企国企布局调整、民企外企意向投资、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加大对接承接力度,力争每个园区引进“5020”龙头性、引爆性项目2个以上,其中国家级园区引进1个百亿项目。加快履约见效。推进宇宙线路板自动化设备、中蓝新材料、南亚新材料三期、景旺三期等项目建设,推动立景创新、木林森LED全产业链、巴斯巴新能源、生益电子等项目投产达效,力争全市工业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分别达95%、40%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国资委、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2.强化项目技改升级。持续推进技改升级三年攻坚,力争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技改投资占比40%以上。打造一批技改标杆。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示范工程”,提高市本级技改专项资金额度和奖补力度,对技改设备投入超亿元的项目予以10%奖补,奖补资金由市财政和受益财政按2:8承担,着力打造5-10个技改标杆项目。实施补链强链技改。聚焦“1+4”产业优势领域、关键环节、重点企业,采取“行业抓龙头、分级抓骨干、细分抓重点”方式,推进技术升级、装备更新、产品迭代,促进“老树发新枝”,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安全管理能力。〔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3.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注重项目建设系统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动态预警机制。全面梳理2019年以来工业项目台账,落实开工、见效、问题解决“三张时间表”,实行“红黄绿”标注和“月调度、季通报”,每月底对项目进度进行梳理,每季度对已开工但未达到序时进度的予以黄牌警告,对尚未实质性开工的予以红牌督办。完善项目帮扶机制。实行重大项目“专班、专图、专策、专资”全周期帮扶,分类推进省“三百”重点调度项目、“5020”项目、领导挂点项目,建立“一项一策”,实行要素差别化供给保障。完善擂台比拼机制。推行开工、竣工同步申报制度,每季度以自主申报、擂台比拼方式,开展一次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力争四次活动开工竣工项目300个。〔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吉安供电公司、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二)聚焦企业,做强工业高质量发展主体

1.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开展企业研发攻坚行动。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活动三年覆盖计划,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对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由受益财政予以奖补。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开展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持续推进木林森创建半导体发光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广源化工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博硕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园区为单位建设一批创新服务综合体,组建智能农机、区块链研究院,加快电子信息研究院运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吉安行”“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吉安”活动成效,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推动“1+4+N”产业技术攻坚,新增省级新产品50项以上。大力培育和引进工业人才。发挥庐陵英才和T类人才政策作用,实施吉才回归工程,引进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在吉院校毕业生留吉比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每个园区建设一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高水平工程师、“庐陵工匠”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教体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2.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落实“21字”要求,实行分层分类培育,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头雁领航”龙头方阵。深入实施工业“5135”和电子信息“5125”强企工程,建立百亿企业专项稳企帮扶机制,出台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政策,拓展“特惠八条”适用范围;实施“链主”培育计划,每个重点产业培育3-5家“链主”企业,对龙头企业翻番或上台阶给予激励,推动“100亿+50亿+20亿+10亿”龙头企业梯队扩容提质。构建“铺天盖地”企业格局。鼓励市县国有资本注资本土优质企业,支持满坤科技、大自然药业等企业上市挂牌,完善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领军企业梯度,提升中小微企业专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企业集群。提升“吉安制造”影响力。开展管理创新试点示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提升管理创新能力,推进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举办“领航井冈”企业家研修班,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家。〔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金融办、市国资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3.深化企业帮扶行动。把工业发展着力点聚焦在实体企业,着力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妈妈式”服务。完善帮扶举措。践行“一线工作法”,继续推行市领导联点帮扶+特派员驻企帮扶+龙头企业一对一帮扶,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结对帮扶百亿企业;加快组建电子信息产业网和企业家俱乐部,搭建企业对外交流、渠道拓展的联络平台,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对接RCEP、中欧贸易投资协定,推进综合保税区共建共享,对生产型出口企业对口帮扶,助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帮扶企业招工,试点临时用工、共享用工、弹性用工。推进降本增效。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集成中央、省、市纾困惠企政策抓落实,突出融资服务、社保减免缓交、降低用能成本和减税降费等重点,推进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优化营商环境。弘扬“担当实干、马上就办”作风,加强“五型政府”建设,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法规条例,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推行企业事项“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开展“千家企业评园区”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失信约束机制,打造政企重信诺、投资重便利、服务重效能的“吉事即办”环境品牌。〔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五型办”、市工商联、市供电公司;责任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三)主攻产业,做优工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1.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程。聚焦优势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完善“四图五清单”,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工作专班,强化工作调度和考评奖惩,加大问题办理力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积极参与双循环。找准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定位坐标和比较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举办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开展产销、产融、人才、技术等对接,瞄准产业链优势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互通、跨区域协作,在重点领域抢占国际国内制高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搭建产销平台。围绕“1+4”产业和制造业50强企业,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搭建产购供销综合信息平台,对采购本市上下游企业原材料和工业产品额度达500万元以上的本地企业,由受益财政予以不超过采购额度2%奖补;深化与江铜等龙头企业合作,靠大联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力争年内完成5场产销对接活动。加强金融和税收支持。加快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制造业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创新金融产品供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对产业链核心以及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力争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2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各链长制成员单位,市委人才办、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2.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工程。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倍增行动,实施集群提能升级计划,促进产业链式发展、融合发展。提升首位产业核心优势。坚持“点线面体网”融合发展,实行全域化布局,瞄准触控显示、半导体照明、电子电路板、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5G制造、新兴信息等六大新细分集群扩量提质。重点发展触控显示一体化,推进产业向上游核心领域延伸布局;聚焦发展基于二代、三代半导体为外延材料的Mini/MicroLED、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大力发展多层板、柔性板、HDI等高端电路板;加快发展高端声学元器件、智能穿戴、智慧家居等消费类智能终端设备;开发高频柔性馈线、5G天线、通讯模组等5G关键器件和全系列产品;加快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产业,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球商用LED产业基地、全国中高端电路板基地、全国重要智能声学硬件制造基地等。大力支持县域首位产业发展,策应乡村振兴,适度推动涉农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建立符合环保、安全标准的生产加工基地和车间。提升主导产业特色优势。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设立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性子基金,壮大医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制造业,加快生物技术药开发,深度开发“三子一壳”等道地中药材,做大中药制剂、中药饮片、中医药保健品、“药食两用”产品,做强全杜仲胶囊、桔贝合剂等优势单品,力争销售额亿元以上单品达6个,新增2-3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生物医药年内营收300亿元,2025年突破500亿元;深化“乡村资源”发现行动,促进“种、医、食、养”多业态融合;强化应急物资及产能储备。先进制造产业,大力发展电子装备、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电线电缆等细分集群,开展首台套保险补偿试点,推动吉米立机械科技年产1000台智能数控机床等项目加快投产,金匠铸造年产5万吨绿色装备铸造等项目达产达标。先进材料产业,推动广源化工年产50万吨非金属新材料、江西优特丰膜业年产5000万平方米高端离型膜等项目年内投产,做优做强铜基新材料、超纤新材料、合成化工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绿色食品产业,推进标准化精深加工,聚焦井冈蜜柚、狗牯脑茶等地域特色产品,引导企业利用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开展工业低碳行动,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金属产业,发展高纯金属、非晶合金等特殊金属产品,推动吉安钢铁技改升级项目竣工投产,巩固提升淘汰落后产能成果,确保地条钢“零存在”;化工产业,提升新干盐卤药化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示范成效,规范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化工企业发展,强化危化品生产和仓储企业安全监管,提升化工产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新兴产业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与实体经济融合,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和AI、VR、AR等产业发展,拓展远程办公和医疗、在线教育和培训、网络配送和直播等业态;大力发展工业平台经济,推进“制造+服务”转型,打造工业淘宝、无人配送新模式;大力发展移动物联网产业,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产业培育,在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跨境电商、金融征信共享等领域打造一批区块链应用场景。〔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发改委、市政府金融办、市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各链长制成员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3.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四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增强基础工业能力。开展断链断供替代行动,建立企业供应备份和可替代产品清单制度,在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建立多源可供体系;加大电子装备制造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铜箔、胶水、半固化片、光学镜头等基础产品;提升信息、材料、软件等领域基础研究能力,强化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G网络新建工程和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深化共建共享,力争年内新建成开通5G基站2000个;推进互联网建设,加快NB-IoT和eMTC网络部署,建立协同发展的NB-IoT/4G/5G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鼓励企业基于5G、MEC(边缘计算)等新型技术、设备,改造生产现场网络和系统,构建安全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网络。〔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铁塔公司、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广电网络公司、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4.推进“两化”融合工程。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依托经开区金鸡湖创新数字小镇、永新物联网产业园,积极引进互联网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链核心企业引进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供应链各环节、生产全周期数据流,提升企业信息化集成水平,力争新增10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与应用,大力支持南亚新材料、木林森等企业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构建前端研发、中端制造、后端应用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格局。〔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链长制成员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四)决战园区,做好工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1.提速园区改革。坚持“五个强化”(工业园区管委会机制创新、市场化运作、政策支持力度、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去行政化”,探索实施“双评制”,促进井冈山经开区“一区四园”深度融合,开展经开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制定全链审批赋权清单,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并联审批,实现“园区事园内办”。推进工业园区经营运作“市场化”,全面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开发区+主题园区”模式,实现园区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融资平台全覆盖,加快设立产业引导资金、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技改智能制造扶持资金“三金”,聚焦开发运营、产业培育、金融投资、综合服务四大关键领域,开展实体化、市场化运作。推进工业园区人员薪酬“绩效化”,建立园区干部职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责任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2.提升园区能级。分类推进园区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围绕构建“1000+500+300”亿元园区梯度,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园区三年倍增行动,打造“一园一主业一特色”,国家级园区重点打造2-3个主题产业园、省级园区重点打造1-2个主题产业园,培育一批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壮大重点园区板块。井冈山经开区加快金鸡湖创新小镇建设,高质量运营综合保税区,提升青原产业园,力争“一区四园”营业收入达到1300亿元以上;吉安高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创新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打造大企业组团试点示范,促进产城融合,力争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井冈山农高区加快智能农机、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井冈山农高区、各县(市、区)〕

  3.提高综合效益。全面开展园区综合效能评价试点。深化“节地增效”行动,加快消化批而未用土地,推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和小微企业腾院上楼,建立盘活土地与用地指标挂钩制度,探索建立“飞地园区”,提高工业土地利用效率,确保新增“工业标准地”供地比例不少于60%。提高园区绿色安全水平。完善项目准入标准,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项目落户园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优化园区发展空间。优化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推进园区扩区调区,大力推进园区地下空间功能化、长远化开发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下沉式厂房、地下停车场,向地下要空间、找增量,让“寸土”资源产生“寸金”效应。〔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4.提档功能配套。深入推进“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着力打造多功能、专业化、综合性的4.0版园区。推进生产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工业设计、创新研发、科技咨询、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安全评估等服务;鼓励集中成片建设一批体量大、现代化、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示范性标准厂房,全年新建多层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推进生活功能配套。加快导入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进园区,强化居住、商业、管网设施等生活服务配套,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和商务楼宇。推进园区智慧云平台应用升级,提高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进生态功能配套。巩固提升绿色园区创建,完善环保设施,抓好环境治理,开展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实行循环化、清洁化生产,力争新增1家以上省级绿色园区。〔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教体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四、组织保障

1.完善工作体系。树牢“大抓工业”导向,强化“抓发展是主业、抓工业是主责”意识,完善工业强市核心战略领导小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市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行业主管部门分层协调推进和领导小组常态化调度,建立“市直单位、县(市、区)+责任清单”制,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管理;落实市主要负责同志“季工业日”和“大工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调度责任落实情况,研判工业发展形势,及时协调解决工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促进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互通,着力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2.加强要素保障。提高政策集成效应,着力解决资金、用地、用工等要素问题,保障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工业发展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做大市、县两级“三金”规模;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留足工业发展空间,确保各地工业用地总量稳中有升,市级层面统筹“5020”重大工业项目供地,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土地利用率挂钩,建立项目技术含量、规模、环保与供地匹配机制,投资1亿元以下工业项目统一入驻标准厂房。〔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3.强化督查激励。完善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工业发展督查和责任落实巡察,进一步增加工业发展在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和市直单位绩效考评中的分值比重;完善正向激励和倒逼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工业发展成效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加大工业战线干部使用和交流力度,选派优秀专业干部到园区工作,召开工业强市推进大会,表彰一批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年度考核排名后三位且在全省考评中无进位的县(市、区)、园区挂牌警告,设立工业发展“蜗牛奖”,实行半年警示、年末评定,对评为省级“蜗牛奖”、市级“蜗牛奖”的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和园区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考评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巡察办、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各县(市、区)〕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